闻不到书香的家庭,再有钱也守不住
发表时间:2022-12-21 来源:洞见 作者:洞见·Elm 编辑:小兔家

  诗书传家,继世绵长;富贵传家,不过三代。

 

  看过一张漫画。

  

 

  一个家庭如果只有财富,却没有读书的习惯,就像是缺了口的水桶,水再多,也难以存续。

  苏轼在《三槐堂铭》中写道: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

  世上永不贬值的家产,不是堆砌的金银,而是家里的书风。

  延绵不断的书香,才是滋养家庭、托举后辈子孙的根基。

 

01

 

  有人统计过2007到2016这十年里,各省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。

  

 

 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教师,高达35.09%.

  他们和其他家长相比,并非能力最好,收入最高,却更懂得营造良好的家风。

  正如安徽省高考状元董洁洋曾说:

  “爸妈并没在我身上花太多心思,只是一看到他们在看书,我便不好意思不看。”

  真正的穷困,不是物质的缺乏,而是精神的贫瘠。

  人人都爱读书的家庭,即使眼下困顿,终有守得云开的一天。

  前段时间重温《白说》,对白岩松的成长经历感触颇深。

  他自幼丧父,母亲起早贪黑工作,回到家还要操劳家务。

  但无论忙到多晚,母亲每天都会在睡前抽出半个小时看书,灯前抚卷的身影,深深印在白岩松心里。

  正因如此,那时的他虽然调皮,成绩也不好,却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。

  哪怕逃课出去玩,事后他也一定会拿着母亲的借书卡,去图书馆静静看上两个小时的书。

  高三冲刺时,白岩松为方便备考,将各科书籍钉在一起。

  长达数千页的书册,常人翻看几页便会头晕,而他凭借常年读书培养出来的专注力,一看就是一整天。

  多年后,白岩松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,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。

  内华达大学的埃文斯教授,曾对27个国家73249个家庭,进行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。

  他最后发现:

  一个家能否长期兴旺,不在眼下父母的收入和地位,而在藏书的数量。

  那些历经金融危机、战争冲击或其他变故而依然坚挺的家庭,家中藏书几乎都超过了一百册。

  哲学家西塞罗曾说:“没有书籍的屋子,宛如抽去灵魂的躯体。”

  家大业大,总有一天耗尽,而书中传承的知识与精神历久弥新。

  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,经得起柴米油盐的困顿,扛得住沧海桑田的考验。

  

 

02

 

  台湾企业家蔡衍明从小家境优越,而他那时经常翻墙逃学,和那些拜他为“大哥”的社会闲人在街头厮混。

  高二那年,他更是直接休学,要求接管父亲的罐头加工厂。

  他向家人吹嘘:打拼一年,胜过读书十载。

  然而,蔡衍明不懂经营,不懂管理,就连简单的损益表也看不明白。

  接管加工厂不到一年,净赔了一个亿。

  蔡衍明后来接受采访时,依然心有余悸:“好在那时我吃到教训,赶紧捡回了书。否则我爸再多家产,也迟早被我败光。”

  诗书传家,继世绵长;富贵传家,不过三代。

 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:“一幢金库填满而书架腾空的房子,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。”

  仅靠金钱兜底的家庭,就像那随时都会散掉的细沙,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。

  1966年,巴伦·希尔顿从父亲手中继承希尔顿酒店。

  通过投资房地产,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,将希尔顿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连锁酒店。

  常年为生意奔波,巴伦无暇顾及儿女,只能通过满足他们的欲求,以尽身为父亲的责任。

  别墅、豪车、游艇……孩子们什么都不缺,心志却被奢侈的生活不断侵蚀。

  在躲避家庭教师的日子里,他们端着酒杯,沉迷各种派对和舞会。伴随着迎来往送,几番嬉笑打闹,一天就这样消遣过去。

  转眼30年过去,年迈的巴伦急需挑选合适的继承人。

  可当他看向晚辈,长子尼基常年混迹娱乐圈,深陷绯闻漩涡;次子小康拉德因在公开场合闹事,被当地检察院起诉;孙女帕丽斯更是因为吸毒、堕胎等丑闻而声名狼藉。

  无奈之下,巴伦只能将资产移交基金会,眼睁睁看着传承半个多世纪的家族企业旁落他人。

  作家林清玄说:“一个闻得到书香,听得到平静的家庭,能够唤醒人内心的种子;反之,这粒种子会在喧嚣中独自腐烂。”

  在这世上,积财万贯可能转瞬即逝,广厦万间也可能只是过眼云烟。

  惟有弥漫书香的家,是牢固不破的精神殿堂。

  每个身处其间的人,都能借书籍疗愈内心,汲取力量,从容面对家门外的纷繁诱惑。

  

 

03

 

  知乎曾有个话题:你见过哪些让你羡慕的家庭?

  网友@Achilles谈到自己当班主任时,遇到的一对父子:

  起初一家人挤在10平米不到的隔间里,父亲会陪儿子去图书馆;

  后来一家人搬到大房子里,父亲就在自家书房里陪儿子看书。

  不管有钱没钱,这个家的书卷气,从来没有淡过。

  古人常说,成家难,守家更难。

  一个家能靠运势一时显赫,但长久的福荫,离不开每个家人的修养、性情和学识。

  能够行稳致远的家,越是蒸蒸日上,越不会对读书掉以轻心。

  “玻璃大王”曹德旺的3个孩子,分别见证他人生的不同阶段。

  长子曹晖出生时,他还在玻璃厂担任导购员,每天骑辆破旧自行车跑业务,到手工资只够一家人基本生活。

  等到次子曹代腾和女儿曹艳萍出生时,他开始独自承包玻璃业务,并很快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
  从一无所有到公司董事,曹德旺始终不变的,是他在孩子眼中手不释卷的形象。

  他在自传《心若菩提》中说:

  “从小到大我都爱看各种书,甚至有个怪癖,即使再好的朋友,我也不舍得借书给他,因为我真的爱书如命。”

  在他的影响下,无论是饱尝艰辛的曹晖,还是条件优越的曹代鹏、曹艳萍,都习惯从书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
  他们长大后都上了名校,毕业后更是成为曹德旺的左膀右臂。

  曹德旺的公司也在孩子们的扶持下,常年保持70%以上的全球市占率,成为经久不衰的行业巨头。

  马伯庸说:书,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一个家的立足之根。

  一个能在书堆里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平淡而不浮躁的人,必定也能把这份品质延伸于家庭的经营。

  书香氤氲的家庭,不会在低谷沉沦,不会在顶峰跌落。

  ▽

  1703年,英国作家笛福因批评时政被捕入狱,留下家中7个年幼的孩子。

  通过朋友帮助,笛福申请到一笔救济金,这笔钱均摊下来,刚好能满足每个孩子生活所需。

  但笛福仍坚持从救济金中,抽出一部分购置书籍。

 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解释:

  “如果我不能用钱充实孩子的钱包,那至少得用书充实他们的头脑。世上只有读书的债一旦欠下,便永远无法偿还。”

  一个家庭存续的根源,不是取之不竭的物质财富,而是读书不倦的精神传承。

招标代理

河北林洋工程项目有限公司

后勤一体化服务

河北纳初商贸有限公司

科技创新服务

邯郸市众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  1. 字号加大
  2. 字号减小
  3. 打印
小兔家文创中心©版权所有